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山區驚見巨大老鼠!"比貓還要大"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許多人聽到老鼠就聞風喪膽,更別說是一只體型如家貓的巨型老鼠。捷克一名科學家近日在大洋洲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威廉山(Mount Wilhelm)高地,發現一種極為罕見的老鼠品種——“亞高山絨毛鼠”(學名:Mallomys istapantap),其體長約85公分、體重近2公斤。這種龐然巨鼠30年來未曾露面,如今現蹤引發關注。


根據《每日郵報》報道,捷克科學家法蘭提謝克維梅爾卡(František Vejmělka)近日在威廉山發現“亞高山絨毛鼠”蹤跡。這種老鼠毛茸茸、有尖銳門牙、長達8公分的利爪,外型醒目又具有威嚇感。根據夜間影像顯示,這只巨鼠在漆黑的夜晚穿梭於樹枝上,顯然是在覓食。

“亞高山絨毛鼠”僅棲息於巴布亞紐幾內亞海拔超過3,700米的濕冷山林與高地草原。早在1989年,它就曾根據博物館館藏標本被科學界命名,但此後長達30年間,始終未有活體紀錄或影像留存。直到這次,才首度以照片和影片拍下它在野外的真實身影。


維梅爾卡花了半年時間展開田野調查,並與當地部落合作,在海拔高達4,509米的威廉山架設紅外線自動攝影機,成功捕捉到亞高山絨毛鼠的活動模式與生活習性。

高山絨毛鼠屬於嚙齒目鼠科,是該類別中體型最大的代表之一,包含尾巴長度達85公分,體重接近2公斤,體型已逼近一只家貓。而一般的棕色老鼠平均僅28公分長,重約200至300克,幾乎只是亞高山絨毛鼠的零頭。

高山絨毛鼠白天通常躲在地下洞穴或樹冠中,夜間才現身活動,完全以植物為食。它的棲地位於人煙罕至的高海拔地區,也幾乎沒有其他競爭性哺乳動物,這反而讓它們在過去500萬年間,能自由適應各種生態環境,演化出多樣的體型與特征。這種孤立且難以接近的環境,也解釋了它們長時間未被深入研究的原因。




維梅爾卡在海拔約3,700米的自然棲地中,與亞高山絨毛鼠合影。圖片中的老鼠已死亡做成標本,是被當地獵人飼養的獵犬咬死的。




高山絨毛鼠在自然棲地中被自動攝影機捕捉到畫面,這是30年來首次於野外的科學觀察紀錄影像。(翻攝avcr.cz)


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    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,等著您的高見呢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0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25 秒